来源时间为:2022-01-17
【我的小康生活】乡村教师向宏佳:25年,用初心守护深山校园中国小康网
关注2022-01-1715:00内蒙古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_《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简宏妮
扎根山区,教书育人,25年的时光,向宏佳看似重复着单调枯燥的生活,却又无形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给山里孩子带来了教育之光。
初心不改向宏佳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和行动,工作中不断阅读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与时俱进、提高自己。
每天六点半起床,出早操、晨读、吃早餐、整理内务、上课、批改作业、晚自习、查寝……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都跟孩子们在一起。这些孩子不过十三四岁,住校,很多人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忙完一天后,和异地的家人通完电话,他才有自己的自由时间看书,然后睡觉。
这是乡村英语教师向宏佳的一天,看起来枯燥清苦,他却坚持了25年。
向宏佳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中学的英语老师,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教师、中国青少年喜爱的百佳乡村英语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湖北省十佳班主任等30多项荣誉,并被评为2020荆楚楷模年度人物,他和他的家庭被评为湖北省2021年“荆楚最美家庭”。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25载的感人故事。
深山校园里的“留守教师”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全境皆山,曾是一个深度贫困县,2020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向宏佳所在的采花中学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1996年从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里。
向宏佳来自教师世家——父亲、姐姐、姨父、舅舅都是教师,做一名老师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但第一次来到这所乡镇中学的场景,仍然让他终生难忘:陈旧的校园里,几栋低矮的土墙房尤其扎眼,一副破败不堪的篮球架矗立在不足50米跑道的泥巴操场上。他回忆道:“闲暇时在操场上漫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教学设备简陋,授课教师一节课通常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跑出头。”
山里人朴实,坚信“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些年,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修建了崭新的学生公寓楼、师生食堂、教工宿舍、塑胶操场,也配备了语音室、录课室、微机室、实验室、广播室。学校环境林木青葱,鸟鸣花香,空气清新。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教学手段走向了现代化,对此向宏佳感到很欣慰:“山里的孩子就是不出大山,也能欣赏到山外的精彩世界。”
但与此同时,在这25年间,向宏佳身边的同事走了一波又一波。慢慢地,他成了这座深山校园里的“留守教师”。
2001年,向宏佳和王金华结婚,直到女儿出生,一家三口都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教工宿舍里。
眼看昔日的同事跳槽后事业发达,向宏佳也会觉得愧对家人,不能给她们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2016年,沿海私立学校向他抛去了橄榄枝——开出了年薪50万的“天价”薪水,这跟他做乡村教师的收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有一点动心了。
“但是一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的心就软了”,他说。同时,深明大义的妻子一再劝慰他:“一个人拥有的精神财富其实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精神上富足了,物质上也就看淡了。”
7岁进入学堂、看到父辈们站在讲台上的场景后,向宏佳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师。等他成了一名老师,等待他的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是压力的增加。
地处山区,大量年轻劳力外出务工,向宏佳的学生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为了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向宏佳既当老师,又当“临时家长”。他一日三餐都和学生在一起,早餐后去学生宿舍指导孩子们整理内务,午餐后去教室里指导孩子们写作业、陪孩子们谈心。25年来,向宏佳牺牲休息时间,几乎家访了教过的每一位学生,资助和争取外力资助贫困学生50多人,劝说打工父母200余人返乡陪伴子女。
他的愿望非常朴素:“我和妻子都出身贫困家庭,深知山里孩子求学的艰辛,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能挽救一个贫困家庭,挽救了一个贫困家庭,也就挽救了我们贫困山区。”
覃业飞曾经是向宏佳的学生,初二的时候,因为家贫,他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向宏佳得知后,苦口婆心给他做了三天的思想工作。被劝回到校园后,覃业飞发奋图强,考取了职高,又考上了大学,如今已经是一所职业院校的副院长。
荣誉傍身,坚守初心
2021年9月28日,2021年“荆楚最美家庭”揭晓,共有100户家庭获得“荆楚最美家庭”,向宏佳一家榜上有名。
对于他家的颁奖词是这样的:王金华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丈夫向宏佳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夫妻二人既是生活中的情深伉俪,数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孝亲敬老,风雨同舟,更是事业上的最佳拍档。向宏佳曾放弃高薪,坚守深山,教书育人,先后荣获“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等市级以上殊荣30多项。巾帼不让须眉。王金华在工作上同样出类拔萃,以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超强的责任心获得同事信任和领导肯定。都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女儿王筱漫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大一就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夫妻俩乐善好施,对贫困学生尽他们所能给予关心和帮助,对弱势困难家庭积极捐钱捐物,仅通过轻松筹平台帮助困境家庭就达300余人次。王金华一家用爱心和孝心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面对荣誉,向宏佳低调谦虚,他评价自己“教书育人,别无所长”。这些年,他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教学工作中,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们。他不断钻研最新的教学方式,发表教研论文,还去湖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深造学习。
山里的孩子起步晚,缺少语言学习环境,英语本来就很容易成为弱项。作为一个“热门”学科,很多学英语的教师也不愿意回山里任教。优质的英语教师,对山区教育来说尤其珍贵。
席春艳是从乡下转到向宏佳班上的一名女孩,因英语学习基础差,自尊心强,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上完第一节英语课后大哭,声称要放弃英语。在家长和向老师的再三鼓励下,席春艳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出类拔萃,成了她的强势学科,中考英语学科获得佳绩,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后来留学英国斯旺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如今是武汉华夏学院的一名大学英语教师。
近些年,由于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教育,采花中学有了电子白板,有了网络,向宏佳也用上了ppT课件、视频教学、英文歌演唱等多媒体手段,巧妙地把学英语变成了一件简单而开心的事。
向宏佳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英语竞赛,20余人获一、二等奖;10多次主讲市、县级示范课和观摩课;30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在核心期刊发表,是业内有名的英语教学能手。他常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所带毕业生500多人被市、县重点高中录取。
扎根山区,教书育人,25年的时光,向宏佳看似重复着单调枯燥的生活,却又无形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给山里孩子带来了教育之光。
关于未来,他初心不改,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与时俱进”,“工作中不断阅读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平时也要不断补充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多听、多看、多写。注重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好。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反思和提高。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于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向宏佳说:“作为一名山里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就是百姓拥有健康硬朗的身体、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来越鼓的钱袋子,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月上旬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