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关于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王萍佩戴大量手表、首饰的网帖在网络流传。吉安市回应,经查,网帖系吉安市峡江县涉嫌受贿、正在由检察机关查处的原县长涂建忠的家属所为,属恶意诽谤中伤,以达到向地方领导及检察机关施压、干扰司法调查和司法公正的目的。王萍说,自己买得起这些东西,禁得住组织调查。
华商报发表王聃的观点:官员个人觉得自己遭到诽谤,应该个人去起诉。但她选择了由吉安官方进行公开表态,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舆论漩涡。官员最好的自证清白方式是什么?一个理想的场景是,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成熟且全覆盖,那么官员的穿着是否符合其收入状况,自然一目了然。可迄今为止,这还只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所以,女市委书记王萍要证明对方确属诽谤,她至少还应公开提供另外一些证据:譬如其所佩戴首饰的价值,以及个人收入的相关数据。
扬子晚报发表殷国安的观点:有一定官位的领导干部,公众大多数只能从电视上看到。对于他们的情况,公众确实知之甚少。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只能从一时一事看到的表面现象作出判断,于是对官员的穿着打扮进行评价就是他们了解和认识官员的第一步。官员的穿着打扮虽然反映的是表象,但从哲学上看,现象和本质是会存在内在联系的。“表哥”杨达才不就是从其所戴的一块表发展到多块表,再从多块表查出了腐败吗?观察官员的穿戴确实是我们发现腐败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还要继续吸取这样的经验。
小蒋随想:一年前,刘铁男被实名举报严重贪腐,国家能源局官方曾作出“纯属污蔑造谣”的辟谣,还声称要报警。如今,刘铁男因腐败3558万元受审,给当初的官方“辟谣”一记响亮耳光。所以,吉安方面对市委书记“珠光宝气”的辩护与反扑,并不能“平息事态”。王萍自称“买得起,可调查”,也不代表“心不虚”。君不见,“表哥”杨达才刚被网民揪住时,也曾故作镇定地说“我一年工资十七八万,我儿子也喜欢表”,装得“正大光明”。女市委书记穿戴似“富婆”,应由纪委展开调查,而且须由上层纪检介入,以防“地方保护”干扰公正性。至于官员财产公开,呼唤顶层设计与推进。
献8000毫升血中考加3分,“血淋淋赤裸裸”
背景:“无偿献血在4000毫升至8000毫升者,其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1至3分不等的加分”——浙江省浦江县“献血加分”政策引起争议。
京华时报发表郝洪的观点:按规定,每个人每年最多能无偿献血800毫升,这意味着要连续献5年,孩子才能加1分,连续献上10年,才能加3分,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为这1分去“血拼”。即便想拼,恐怕也不是谁都有身体本钱可以拼的。“献血加分”和“买房加分”政策的本质一样,没有好坏高低之分,都是以破坏社会公平为代价,都是对社会法治和道德体系的摧残。
新京报发表刘雪松的观点:鲜血,因为无偿而高尚。中考,因为公平而公正。倘若浦江因为中考加分新政中的鲜血注入,而使得公益的血库杯满钵满,这些鲜血,便也会因为兑换了分数,而能沉淀出杂质。血库满溢之时,真正笑得出来的肯定不是这些一年捋两次膀子的家长。他们只是为孩子闯过中考大关的一个个许三观而已。他们献的是血,心里流的却是无奈与苦涩。
小蒋随想:献血加分也可能沦为“买分”。鉴于这年头有一些单位为了完成“献血指标”,找“血霸”雇人献血充数,照这个路数,花钱找别人献血算到自己头上,也不是不可能。另外,许多地方的政策“变化莫测”,新官不理“旧账”多如牛毛,谁能保证“献血加分”多年不变?如果家长们献了几年血后,突然“说好的加分”不算数了,找谁说理去?毕竟,您是“无偿献血”啊。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