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2至2022年。
这十年,是承德县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成就最大、百姓最满意的十年。
这十年,全县教育呈现出以县一中为龙头的一马当先、各阶段教育万马奔腾的良好发展态势。
这十年,全县教育荣誉殿堂中丰盈溢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学示范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集体”“河北省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教育工作先进县”……
忆往昔峥嵘岁月。十年磨剑,让承德县教育迈入了从迅速崛起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从教育大县到教育强县的新跨越,踏上了从全市领先到全省一流的新征程。
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出发,坚持高位推动,筑牢教育事业发展的稳固根基
为了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十年来,承德县历任班子集体特别注重传承与创新,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在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位置来抓,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
承德县县委、县政府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先后制定出台了《承德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承德县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承德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承德县教师管理办法》等二十几个系列文件,确保编制保障到位,经费保障到位,重大体制机制保障到位。每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隆重表彰大会,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奖励,连续三年授予县一中“集体三等功”;县人大常委会授予县一中“人民满意单位”荣誉称号,评选表彰15名“人民满意校长”和100名“人民满意教师”。
特别是近年来,承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任命王占民担任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兼县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县委认为,务必把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良,具有谋大计、揽全局、促发展的决策权威,对教育有着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工作者推到教育工作核心领导层。王占民上任伊始,从建强教体局班子入手,培养了一支富有拼搏敬业精神的校长教师队伍,创立了“一中模式”,培树了“一中精神”,在全县教育领域推广“一中品牌”并取得巨大成功。
盘点过往,县领导的高瞻远瞩、知人善任,教体局“一把手”的敬业务实、雷厉风行,塑造了承德县“拼搏、务实、奉献、合作、创新”的五种教育精神,从而铸就了承德县教育的十年辉煌。
从大党建促大教育的高度,坚持“党建+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建立教育工委35个直属党组织中30个党组织的书记、校长“一肩挑”工作机制。编写红色校本教材,精选100个红色故事,以典型带动为核心,实现同频共振。将“拼搏、务实、奉献、合作、创新”五种教育精神全面落实;创立11个“党建共同体”,构建“县城+农村”“强校+强校”“强校+弱校”“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就近挂靠于公办学校党支部”的工作格局。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组织一次红色研学、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开展一次主题征文、举办一次书画摄影展、举办一次唱红歌比赛、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的“红领巾心向党”六个一活动。
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提振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气神,坚定了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推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动力。
从打造特色教育着眼,注重改革创新,打造优质特色教育品牌
打造县域教育特色,实施“严管、严查、严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大力推行以习惯养成和激情励志为主的“双德育”、以研教和研学为主的“双教研”、师生每天固定1小时的“双读书”、落实师生提笔即练字的“双书写”的“四双”县域教育工作特色。
打造学校文化品牌。阳光体育、综合实践、师生读书、书法教育、艺术教育“五项活动”,是承德县长期坚持且不断积累从而取得丰硕成果的创新工作,县二中的“合雅”文化、县实验小学的“生活”文化、县二小的“智慧”文化、县四小的“阳光”文化等众多学校的文化建设已成品牌,带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校一品”已经形成。
打造体育工作特色。以花样跳绳、足球操、太极扇、曳步舞为代表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成功申报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3所,县四小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北省冬季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冰雪示范学校,县二中被确定为国家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实验小学被确定为省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和优秀科技创新学校。承德县一中的篮球梯队在国家、省、市不同年龄段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均斩获了优异成绩,享誉国内体育界。在今年8月15日结束的第十六届河北省运动会三人制篮球联赛上,承德县一中女篮代表承德市参赛,获得全省亚军。
从丰富教育资源用力,抓实项目建设,不断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
投入资金21.5亿元实施县一中迁建项目带动县城“七校联动”,整合县城教育资源近12万平方米,转移师生近万名,有效缓解了县城学校班容量过大问题;县城新建4所公办园,认定18所普惠园,最大程度满足了县城幼儿入园需求;教育园区新建职教中心和第三中学,极大丰富了县城教育资源。民办承实高中、博实职业高中和民办承实学校、圣继学校发展迅速,教学质量优异,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和中小学薄弱校改造项目累计116个,实施浴室、厕所、操场硬化等两类学校建设项目81个,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140多所,为60多所学校安装直饮机,农村学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得以极大改善。建设教师周转宿舍项目8个,有效解决了外地教师的住宿之忧;农村180所学校、幼儿园全部完成“煤改电”项目,学校取暖更加安全。加大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全县建设多媒体教室1040个,计算机教室70个,更新学生计算机2883台、教师计算机2740台,录播教室10个,“专递课堂”教室26间,县城学校均配备了创客空间实验室。
目前,全县中小学100%实现了“班班通”,实现了百兆接入互联网,101个教学点信息化教学设备全部更新,音体美设备全部达标。十年来,承德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最牢固的建筑是学校,最美丽的风景是校园。
从绷紧教育安全之弦用情,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打造平安稳定校园
加大“三防”建设投入。为全县所有学校配备校园专职保安275名,为全县所有校园安装防冲撞设施,为全县中心幼儿园规模以上校园配备校园警卫室和国家要求的8类安保器材,安装音视频同传的一键报警并与公安监管平台联网;为寄宿制学校校门口安装“远红外线报警器”,宿舍安装“巡更器”和防坠楼设施;所有校园配齐应急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标识,新添置灭火器上万个;完成“明厨亮灶”工程,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目前全县有省级标准化食堂4个,市级18个,每年投保10万元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为11所学校安装饮水净化设备,所有学校每年进行2次水质检测;全县的42台校车和30台接送学生车辆,全部实行校车公司化运行。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层层成立各种安全稳定工作组织,逐级逐校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对全县中小学生、幼儿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每年组织防汛、防火、地震逃生安全演练300多次,每年组织安全教育技能大赛。创新安全管理督查。自2012年以来,教体局机关每年设立5个督查组,对全县所有学校、幼儿园、校点和民办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学校、直插现场)进行突查暗访,每组、每周至少到分包的督查区域督查1次,每次至少督查3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查出3个实质性问题,每所学校至少扣3分,督查结果记入学校“一把手”过程考核。另外,每月至少督查1次接送学生车辆,每月至少夜查1次,每周全县通报1次,每学期召开“曝光会”1次。十年来,持续的教育投入、严格的学校管理、创新的安全督查,使承德县的每一所学校真正成为了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教育殿堂。
从师资力量找出路,抓实队伍建设,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校长队伍建设。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考察、选拔、任用干部,落实《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选拔推荐教育后备干部实施意见》。举办校长学习班,组织校长在县一中实行“影子工程”挂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择优选用后备干部并坚持做好培训。坚持校长“泡课堂”,每周听课2节以上,公开评课1节,每月参加1次“双教研”活动,每学期1次业务讲座,主持1次质量分析会,2次教学工作会议,每年举办局管干部说课大赛。每年出台“一把手”考核办法,十年来定期对全县校长进行轮岗交流近百人。
教师队伍建设。十年累计招聘教师2002人,90%以上充实到农村学校教学一线,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总量和学科结构相对不足的问题。建立了集中统一管理、学校聘任使用的“局管校用”“总量控制,动态调控”的教师编制管理体制,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务实开展了两轮教师基本功过关考核,落实《承德市中小学全员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办法》。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违法违纪的教师实行党纪政纪惩处“零容忍”。
教研队伍建设。2020年组建教师发展中心,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等相关部门职能和机构资源整合,建成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四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培训机构,实行合署办公。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育队伍,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754名各级名师、骨干教师平均分布在各领域、各阶段起着领军作用,王占民、陈英春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市级名校长。
从课堂创新要效益,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跨越提升
坚持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扎实做好“双教研”工作,推进高效课堂“四部曲”(奏好高效课堂的前奏——做实“双教研”,疏通“高效课堂”的通道——有效质疑答疑,奏响“高效课堂”的主旋律——转变教的方式,续写“高效课堂”的尾声——深刻反思教学)。初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分别确立学科基地校,实行教研员挂点指导学校教学和“校本教研”制度。学科教研员定期到学科基地校进行听课、指导、讲座、培训。扎实有效的课程改革,推进了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中考纯文化课500分人数从2021年的1255人突破到2022年的2183人,连续两年高分率、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