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03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天下午将划定合肥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并同时公布成绩。
合肥市教育考试院解答中招热点问题
合肥市区普通高中录取填报志愿要注意哪些问题?外市参加中考的考生能不能报合肥公民办普通高中?7月4日左右,合肥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即将公布,同时公布中考成绩。届时,该如何查询考生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明确,有两种途径:一是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发放的成绩单或录取通知书;二是合肥招生考试网(http://www.hfzk.net.cn)。日前,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热点问题”,合肥市教育考试院一一进行了解答。
填报志愿需要注意这些方面
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们,首先,要在准确理解志愿设置和录取的办法基础上,通过咨询、实地查看等途径,全面了解招生学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政策、地理位置、寄宿条件、办学特色以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等,结合自身实际慎重选择学校。“最合适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最好的志愿排列在最前面”,不要盲目攀比。
要在初中学校指导下正确填写志愿预填表,并严格按照预填表内容,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填报和志愿确认(志愿确认不是修改志愿,不得随意更改志愿)。注意部分学校招生有前提条件(如艺术特色班需专业考核成绩合格)等,防止出现无效志愿。
高中阶段招生志愿预填表须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确认,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要求考生违背意愿填报志愿,也不要轻易相信个别学校乱承诺和不实宣传。考生志愿预填表须交给初中学校,并由初中学校统一组织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单报生由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接受考生志愿预填表。
需要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的是,达到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只是具备了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资格,并不代表一定能被普通高中录取。请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根据分数段人数准确定位,找准位置,合理填报志愿,防止因撞车导致无法被普通高中录取。
外市中考生不能报合肥高中
从2020年开始,省教育厅已要求公民办普通高中只能在市域内招生。
合肥市区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面向县(市)招生,县(市)公民办普通高中也不得面向合肥市其他县(市)和市区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经合肥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面向全市范围内招生,但不得跨设区市招生。
合肥市考试院请考生及家长不要听信虚假宣传,若有民办普通高中跨县(市)和市区招生,家长务必查询合肥市教育局相关公告,以免造成无法建立学籍等不良后果。
提前批次包括这些学校
很多家长关心,提前批次包括哪些学校?
据介绍,提前批次包括省示范高中科技、体育和艺术类自主招生,国际班,完中直升生,高校附中录取本校教职工子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招生,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招生,国防教育班等。
合肥三中、十一中、庐阳高中、三十二中等四所学校体育特色班安排一定的计划,招收获得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称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录取最低控制线为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的60%,录取原则、条件和办法与普通高中相同,即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全国及国际正规大型体育比赛个人项目中获得奖牌或一级以上运动员称号(须经市体育局认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合肥三中、十一中、庐阳高中和三十二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化课成绩最低需达到初中毕业水平,从统招生计划中安排。填报体育类自主招生(含二级及以上运动员,不含棋类)中考体育考试成绩须达到54分及以上(申请残疾免考的考生不得报考)。
提前批次学校录取原则、条件和办法与普通高中一致,即根据考生成绩排序,按照高低顺位择优录取。其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按照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具备多种报考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1个提前批次志愿(校园足球可填报2个),不得兼报,否则无效。
不能通过放弃录取的方式改录
在录取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批次顺序进行,每个考生只能被录取一次。凡已经被前一批次志愿录取的考生,其后志愿自动失效。考生在录取后,如放弃录取资格,也不能再被其他学校录取,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志愿。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规定,参加中考并被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并办理入学相关手续,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说明原因的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就读机会,其他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
另外,随迁子女或户口不在合肥市,但在合肥参加中考的考生,必须填报合肥市区普通高中志愿,在市区参加录取。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如考生填报合肥市普通高中志愿并被录取,合肥市普通高中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为其注册学籍,学生无故不按规定时间到校报到,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录取资格,录取学校将不予注册学籍,其他学校也无法为其注册学籍。
没有达到市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能上普通高中吗?根据省厅规定,凡报考普通高中必须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必须按照招生政策和规定的招生程序录取,方能取得普通高中学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胡霈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