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3-03
·雷锋,不仅是个名字,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召
·腿脚不便却奔走于乡村和社区他竭尽所能帮助
·太原市启动青少年文明交通志愿者培养计划
·晋城市志愿服务活动中心揭牌
·临汾市“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主题实
·雷锋在我身边志愿助力太原创城
·他每年会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
FLASH阅读器
第10版: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不仅是个名字,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召
为了希望和梦想,支教的“种子”在杨晓宇心中生根发芽,迎难而上,永不退缩
前言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不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榜样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学校、志愿服务组织中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你为什么要去支教?”在选拔面试的现场,面试官这样向杨晓宇提问。
“为了……”杨晓宇稍作思考,说:“为了希望,为了梦想。”
杨晓宇是太原理工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也是山西省2022年度学雷锋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获奖团队成员之一。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他和7名同学服务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3所中学,如今载誉归来成为太原理工大学研一的学生。3月3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学雷锋春风行动启动仪式现场,杨晓宇讲述了自己的支教故事。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雷锋”对于杨晓宇而言,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召。在大学时期多次的社团活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选择了用“支教”来传承雷锋精神。“每当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传授知识时,亲切的互动和欢快的交流总是让我流连忘返”,杨晓宇说,这些珍贵的经历也使得支教的“种子”逐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21年8月,带着对支教生活的憧憬,杨晓宇向祖国的西部出发,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在西部支教的这一年,杨晓宇始终没有忘记“志愿者”这个身份,先后参与了“黄河保卫者”河道清理活动、“篮球梦之队”篮球培训班活动、“关爱服务团”家访活动、“梦想补习班”义务补课活动、“绿水青山”义务植树活动和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等。同时申请并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学习了生活中常用的急救知识。
不过,最令人难忘的是“纸短情长”书信交流活动。班里的孩子们每人收到了一封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大哥哥大姐姐的信,信封里面除了信件本身外还有学校的明信片和一些小礼物。孩子们拆开信后,大声朗读着哥哥姐姐们想对他们说的话,互相着自己的神秘礼物,争先恐后地问杨晓宇大学的样子。“那节课孩子们开心极了,我也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了自己除了教授知识以外的价值。”杨晓宇说,“作为研支团的支教老师,我们不仅能带给孩子们知识,还能给他们树立榜样,在他们心中燃起走进大学校园的梦想与希望!”
纵使遍地荆棘也要义无反顾
2022年5月,杨晓宇所在学校有几位老师离职,九年级师资力量缺失,校长请他多带两个班。“当我听到,需要我带两个班的数学,还是九年级时,顿时打了退堂鼓。”杨晓宇说,要接受这份工作,就意味着每个星期要比原来多一倍的课时,还有晚自习、早自习、周末补课、模拟考试等等,学生中考成绩的压力更是让他对于这份新工作望而却步,“我真的担心因为我这两个月没有带好数学这一门主课,影响学生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轨迹。”
当杨晓宇向校长说出自己的顾虑后,校长非常理解,但还是说明了学校目前缺乏数学老师的困难。“这时,我的内心有两股声音在激烈地对抗:一方面是不接受,遇到困难想要退缩,遇到压力想要规避;另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自己作为党员,作为研支团志愿者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我还是忐忑却坚定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面对困难与压力,应该迎难而上,纵使遍地荆棘,也要义无反顾。”回看自己支教的最后两个月,杨晓宇在九年级数学课的讲台上默默坚守,为他的支教生活添上了最美的一抹亮色。
据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于2012年,十余年来,已选拔十一届、共计82名成员。他们不惧生活辛劳,不惧路途遥远,告别家乡,在祖国西部挥洒着青春热血。这一团队已经为万余学生开展教学服务,平均每学年完成5000课时的教学工作,助力服务地中小学成功打造“共青团示范校”“红领巾示范校”。同时,该支教团被评为山西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并获得“山西青年五四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