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考网 > 宁蒗彝族自治县 > 正文

头版头条!

日期:2023/6/15 8:48:3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0-11-06

昨天(11月5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出《10批江苏海安教师把云南宁蒗作为第二故乡,跨越2500多公里接续支教——一段32年的山海之约》,聚焦江苏海安和云南宁蒗的32年教育结对之路。

11月的北京,色彩斑斓。彝族新生卢磊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奋发学习;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石保禄忙于教学。

卢磊和石保禄都毕业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中学。卢磊是今年以丽江高考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石保禄是宁蒗第一位博士。他们说:“感谢坚持支教的海安‘舅舅’,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亲人!”

“海安舅舅”,是宁蒗当地对江苏省南通海安市支教教师群体的统称。1988年至今32年,10批286人次的海安教师跨越2500多公里接续支教,他们把宁蒗作为第二故乡,把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留在大山深处,开创了富有示范意义的“宁海模式”,形成了教育扶贫的“宁海效应”。

从“倒数第一”到“第一”

宁蒗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部,俗称“小凉山”,是一个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治理的特困县。

1987年9月,时任宁蒗县委书记的阿苏大岭来到海安等地考察,高质量的海安教育让他眼前一亮。经协商,宁蒗决定整体引进海安教育机制,并面向海安群体引进教师办一所学校。作为互惠条件,宁蒗每年支持海安部分急需木材。这就是当初的“木材换人才”计划。

1988年,云南宁蒗和江苏海安两地签署教育协定,从两地地名中各取一个字兴办“宁海中学”,至此,“群体引进、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正式形成。当年8月,首批35名支教教师拖家带口,从海安出发,经过三天四夜,抵达攀枝花。下了火车后,又改乘汽车,翻山越岭,最终抵达宁蒗县,行程2500多公里。

宁海中学,这所名字充满诗意的学校,当时还是县城北郊一片稻田中的一幢未完工教学楼、两排简易木板房和正在施工的教工宿舍。一名年轻教师在日记中写道:“十几个人挤一间住房……抬头是层层叠叠的山,低头是泥泞一片。”

相对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宁蒗学生的状况更让教师们难以接受。在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中,初二、初三4个班语文人均46分、数学22分、英语28分。初一新生的基础还达不到海安四年级小学生的水平。很多当地人觉得,这些教师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了。然而,没有人退缩。“我们要把宁海中学打造成这里最好的学校!”

首先从管理入手,海安团队制定出台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推行年级组长管理制、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骨干教师把关制,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一周后,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来到学校惊喜地看到,提前到校的多了,迟到早退的少了;晨读自习的多了,到处闲晃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他乐得合不拢嘴:“还是海安老师有办法,宁蒗有希望了!”1989年7月,宁海中学在第一次中考中放了“卫星”:人均考分、升学率在宁蒗排第一,在丽江名列前茅。宁蒗全县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海安老师真厉害!”

1993年,从第二批支教开始,海安教师又接管了宁蒗民族中学高中部的教学工作。他们不负众望,一年便结束了学校在丽江地区高考升学率长期垫底的窘境,总录取率由上一年的9.9%跃至41.3%,雄踞丽江地区10所完中榜首。

从1994年开始,宁蒗民族中学连续8年稳居丽江高考升学率首位,引发了宁蒗教育界震动。当地教育工作者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有的推进改革,改变落后面貌;有的重新招聘校长,重展治校方略……宁蒗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育生态。

2016年,海安与宁蒗两地将教育合作推向深入,在宁蒗民族中学创建“海安班”,实行独立管理。2019年,第一届“海安班”毕业,包揽丽江市理科高考前四名,名列丽江第一。2020年高考,“海安班”再创佳绩,一本上线率达98%。

在一批又一批海安教师的接力奋斗下,宁蒗从一个教育弱县一跃成为丽江地区乃至云南省的教育强县,跨入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行列。从“倒数第一”到名列前茅,“小凉山”沸腾了!

遇上“海安舅舅”,那些被改变的命运

“我是杨昌华,我在清华大学祝福老师!”“各位老师,我站在武汉大学标志性的牌坊前为你们祝福!”……教师节前,宁蒗民族中学“海安班”班主任李忠东,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刚刚送走的毕业班孩子们,从各自考取的高校送来了节日祝福。短短7分多钟的视频,让这个刚强的汉子几次热泪盈眶。

32年来,海安支教教师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爱他们胜过疼爱自己的孩子,用文弱的双手托起了孩子们沉甸甸的读书梦。

前后5次支教的丁爱军、蒋蓉夫妇把自己在宁蒗的宿舍改造成了贫困学生的“家”,经常为民族学生“开小灶”;教师田宝山将快要辍学的普米族孩子卢玉明接回家里,包吃包住;教师周政连夜摸到被父母逼婚停学的彝族姑娘刘代金家,送上了师生捐款802元,并苦苦说服家长让孩子完成学业……

32年来,280多名海安教师将爱心善举在“小凉山”接力传递,为宁蒗培养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助推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大山。

彝族青年李学高出生在宁蒗偏远的山村,从小不会说汉语。1992年,他考入宁蒗民族中学,成为第二批支教的凌开明老师的学生。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199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宁蒗民族中学担任高中政治教师。“青蓝工程”启动后,和他结对的正是恩师凌开明。在凌开明的传帮带下,他迅速成长,先后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德育处主任、学校副校长,现为学校校长,也是全县有名的政治课教师。

1990年,当地学生杨才华转入宁海中学,不但成绩垫底,还不守纪律,是差生的“头领”。凌开明对他不离不弃,发动学习好的同学成立帮扶小组,请任课教师帮他补课,并多次与杨才华家人交流,营造教育合力。到了高三,杨才华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今,杨才华已是宁蒗县信访局局长。提起海安教师,他总说:“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现在,宁蒗县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共有7000多人,近一半是海安教师的学生。

宁蒗人民发自内心地尊敬和爱戴海安教师,他们把海安教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宁蒗人,最尊贵的是舅舅,海安老师就是我们宁蒗各族人民的舅舅!”

生根的海安效益,激活的“一池春水”

2001年来到宁蒗民族中学听完第一堂英语课时,海安支教教师丁爱军有点失望。他感觉当地很多教师缺乏学习,甚至不知该怎么上课。于是丁爱军下定决心,要彻底帮助当地教师进步。他手把手指导,对新课程等进行解读;为全县教师上示范课,让他们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听当地教师的汇报课,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本校英语教研组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宁蒗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砸锅卖铁也要办教育!”在宁海精神的激励下,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普通老百姓,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30多年前,宁蒗上学的女生寥寥无几,现在不但适龄儿童基本都上学,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甚至在学校附近打工租房。

多年后,曾担任宁蒗县委书记的杨忠义感慨地说,海安教师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而且更新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他们宿舍亮灯总是比我们早两小时,熄灯总是比我们晚两小时。在他们的影响下,宁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改变了,工作节奏加快了。

2016年,梅晖第二次去宁蒗支教时,在一家快递公司遇到了自己10年前教过的一名学生。他激动地握住梅晖的手说:“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您当年的教导让我铭记一生。从海安老师身上,我明白了‘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的道理。现在我开了这家快递公司,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宁蒗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杨锋元说,海安教师的勤奋和敬业,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办学理念、工作精神、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发了“裂变效应”,催生了宁蒗教育乃至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和竞争,沉睡千年的泸沽湖激起了阵阵涟漪。

宁蒗教育的飞速发展,还促进了全县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建设凉山地区最美彝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696万元到2019年的3.1亿元,增长了40多倍;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97元到2019年的19360元,增长了90多倍。海安教师与宁蒗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共同书写了教育扶贫的奋进篇章。

32年来,海安教师用宝贵的青春和过人的智慧播撒文明的种子。“宁海两地的教育合作,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民族,必将在民族团结共进的历史长河中,留下闪亮的一笔。”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章晓丽说。

~THEEND~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顾积存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头版头条!》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kao.ljyz.com.cn 中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