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9-05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石飞
“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到目的地,老乡一直蹲在家门口等我们的到来,看着老乡期盼的眼神,就能想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时隔28年,王昌鸿依然记得当时在普洱市镇沅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工作期间,为办理一起案件,翻山越岭徒步走访群众时的景象。
28年来,无论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职能如何变化,28年如一日,在政法工作的第一线,坚定地诠释着一名政法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王昌鸿,男,中共党员,1976年6月出生,汉族,现任云南省普洱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是云南省今年唯一获得中央政法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的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称号的个人。
“无论如何,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理,把事情办好了,群众满意了,我才能心安。”面对《法治日报》记者的采访,王昌鸿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他始终战斗在最前沿
只要是与王昌鸿共事过的同事都对他有很多赞誉,说他是甘当奉献的“孺子牛”、边境疫情防控的“突击队员”、巡边护边的“巡逻员”、边境乡村的“法治宣传员”,在这些称呼中,王昌鸿最喜欢驻守孟连县“193”时,他给自己取的拉祜族名字“扎倮”(属龙的男子汉),这也是他的微信昵称。当地的拉祜族民兵评价王昌鸿是一名带头吃苦、忠诚担当的党员干部。
“193”是中缅边界193号界桩的代称,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大黑山原始森林昂朗山主峰,海拔2603米,是孟连县所属地域和边境线的制高点。在孟连县133.399公里的边境线上,193卡点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全年降水为全县最多,大风、大雨、大雾是常态天气,阳光成为“稀罕物”。
193卡点是普洱市强边固防工作的重要卡点,也是最为艰苦的一个卡点。2021年7月,普洱市组建1400余人的强边固防突击队,王昌鸿便是带队领导之一,在市、县指挥部统筹分配任务时,他主动承揽了条件最艰苦、走私最为猖獗的“193”三个大卡点及附属哨点。王昌鸿带队刚到达“193”,面对的是一片繁茂的原始森林,地上的青苔和树叶层层叠叠,一不小心就会踩空坠崖。
“到达‘193’的第一件事,是清理树木,平整土地,搭建铁皮房。”王昌鸿回忆说,到达“193”的第二天,自己就带领队员上山,大家用刀砍、用锄头挖,对边境沿线杂草、树木进行清理,在无人区一点点开辟出一条巡逻道路。
丛林里猛兽、蛇虫对守边人员都存在威胁,每一次巡逻,他都主动走在前面。原普洱市委政法委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毕超告诉记者,大家都劝他不要那么靠前,非常危险,可他总是笑着说:“难事苦事累事要带头走在前,是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习惯。身为共产党员,有困难要冲锋在前,有流血牺牲要冲锋在前。”
原始森林的雨季潮湿阴冷,没有电、没有网络的日子让习惯了现代生活节奏的队员们感到枯燥难熬。“193”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紧紧围绕守边工作创新支部主题党日“自选动作”,把开展抵边巡逻、修复巡逻道路等方式作为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升守边执勤的政治自觉。守夜时,王昌鸿就在篝火旁与队员阅读心得,火光映照下的脸庞是红色的,火光照见的心灵也是红色的,朗朗读书声驱散了漫长的黑夜,让大家进一步树立信心、坚定决心,筑牢了边境防控的铜墙铁壁。
工作中他总说“不必惊慌”
长期从事政法工作的王昌鸿,在处理纠纷和案件中,沉稳、踏实、细致、果断,老下属和同事提起他,都记得他的口头禅——“不必惊慌”。“不必惊慌”表现在危险袭来时,他善于倾听、临危不惧、敢为人先、处事果决的能力和魄力。
2018年11月,普洱市一家企业生产致使附近群众的房屋出现了裂痕和倾斜。村民们找到企业要求赔偿并停工停产。同时,村民多次向政府反映。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升级,王昌鸿决定带着相关人员到企业和村庄,就双方产生的矛盾进行调解。
对王昌鸿来说,处理群众之间的矛盾并不只是一两次,他身上好像有种神奇的“法术”,总能让激烈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这次,他依旧彰显了“不必惊慌”的胆识和稳重。一次又一次,他往返于村庄和企业中,靠前指挥,与当地政府寻求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争执方讲道理、讲政策、讲法律,竭尽全力做工作、化解矛盾。
经过市、县、镇、村工作组不懈地做工作,事态很快得到了平息,企业和村民握手言和,企业改变了生产方式,并向村民赔付了房屋修复费用,至今为止,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矛盾纠纷。
“他是一位好领导。”在宁洱县任政法委书记时,时任宁洱县信访局局长的王庆梅这样评价王昌鸿。
在普洱市所辖的十个县(区)中,宁洱县不仅是普洱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普洱市的老工业区,工矿企业较多,因企业改制、综合交通建设、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等因素引发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2019年,王昌鸿走马上任该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如何切实解决好群众和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当时宁洱县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解决这些现实和历史遗留问题中,王昌鸿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宁洱县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信访突出问题。
王庆梅告诉记者,当时宁洱县有一块最难啃的骨头——某城中村村务管理问题。村民长期以来一直反映该村的村务管理混乱,财务混乱。王昌鸿刚一上任,便开始着手解决村中事务问题。
“昌鸿书记第一步就是通过协调审计部门找出村务管理中的漏洞,督促指导及时整改完善。”王庆梅说,城中村村务管理混乱一事,在王昌鸿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得到圆满解决,村民们的气平了、人和了。
有他在心里就更踏实
提到王昌鸿,众多与他共事过的基层干部一致说,“有他在,心里就更踏实。”
2020年11月,王昌鸿兼任普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边境管控组组长、驻孟连指导组副组长,负责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相关工作,协调边境口岸货物人员通关事宜,协助执法部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行为,走村入户宣传边防政策法规。
面对严峻复杂疫情形势,他多次毫不犹豫地领受最危险的任务,并圆满完成,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做出了贡献。两年多期间,王昌鸿担负重任、不惧危险,常常一两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最长一次连续工作98天没有回家。
2021年12月,王昌鸿带领工作组在孟连县疫情一线值守待命期间,他74岁的母亲因病辞世,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回家奔丧的王昌鸿来不及等母亲出殡,就匆匆返回了疫情防控一线。为了把疫情防控工作夯实推进,即便后来王昌鸿知道了慈母的出殡之日,也只能选择缺席,默默地遥祝慈母一路走好!
“你不要牵挂,安心做好你的工作,老人的后事我会协助哥哥、姐姐们妥妥当当地安排好。”听到妻子理解暖心的话语,王昌鸿瞬间泪奔,对家人的愧疚感瞬息填满心间。
那一次,王昌鸿连续工作长达87天。家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王昌鸿的忙碌,在儿子即将面临中考升学考试时,王昌鸿依旧没能回家陪伴孩子。一次在商场吃快餐偶遇政法委领导时,孩子小心翼翼地询问领导,父亲什么时候能回家,领导只能以一句“快了!快了!”的回复来回应孩子,因为,作为接受任务奋战在“疫”线的主力军,疫情不退谁也不敢轻言回家。
“政法工作,危险且光荣。”王昌鸿是这样说的。但对于自身经历过的危险,他对家人和朋友从来只字不提,他常年与家人聚少离多,也从不向组织诉苦。为了夯实边境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工作,第一次他坚守了98天,第二次坚守了87天,第三次坚守了64天,连续两年春节、元旦、元宵等节日都在边境线上度过,从未与家人团圆。
28年过去了,王昌鸿还是忘记不了当年翻山越岭徒步走访群众时的景象:老乡一直蹲在家门口等检察人员的到来,看到政法工作者,人民群众眼中便多了期盼和希望。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kao.ljyz.com.cn 中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