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援青教师赵兴洲(中)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中图:3月2日,在四川凉山美姑县瓦以村村小,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95后藏族女孩杨卓玛(右)给学生梳头发。杨卓玛是来自教育系统的扶贫干部,2018年6月,她主动前往美姑县最偏远的村落之一瓦以村,成为一名综合帮扶工作队员。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下图: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市松江区第四批援藏教师王德伟(右三)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受到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中,来自教育系统的扶贫人是一个耀眼的群体。
扶贫必扶智,脱贫攻坚路上,教育被视为斩断穷根的治本之策。本期“民族教育”,我们采访了几位受表彰的一线教师,他们都远赴偏远民族地区支教,有的为雪域高原带来了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的让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深入新疆孩子心中,有的在青藏高原留下“放牛班的春天”……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在这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
教育扶贫不能有半点花架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从人民大会堂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奖章和证书后,53岁的于一民总觉得这荣誉太重了。他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信息安全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从教30余年,他一心只想当好一个教书匠。在他心中,这份荣誉其实是对千千万万在脱贫攻坚战中付出辛勤汗水的奋斗者的褒奖,“我只是尽到了一个教师的本分”。
于一民所在的学校设有新疆班,一次在给新疆学生上课后,一个男生在课间休息时把手机递到他面前。电话那头孩子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向他求助:“于老师,我同学的电脑坏了,您快给看看吧。”于一民一眼就看出是电脑中了简单的病毒,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问题,当地居然没有人会处理,于是他通过手机视频一步一步教千里之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
那一幕像一颗种子一直深深埋在他心中,他期待有机会能到新疆去做点事,用知识帮助那里的孩子改变命运。当学校发出援疆支教号召时,于一民第一时间报名了,他心中那颗教育扶贫的种子终于有了机会抽枝发芽。
就这样,在祖国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的和田地区,于一民和天津援疆团队一起帮助当地建起了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尽管出发前对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作好了心理准备,但显然他的身体并不太“听话”,开始经常流鼻血,大把大把掉头发。坐在门窗紧闭的室内,风沙依旧从看不见的缝隙里钻进来,灌进头发里、鼻子里、嘴里……甚至牙缝里,“一说话感觉嘴里的沙子嘎吱嘎吱的。”于一民常常自嘲,“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头发先行告退。”
在和田建设高等职业学院是史无前例的事,于一民和援疆干部们必须从调研开始。他们花了1年多时间,在和田、于田、策勒三县奔波走访,到贫困群众家中逐一了解孩子受教育情况。调研得知,当地孩子中学毕业后,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考上普通高校继续深造,更多人只能辍学在家,或是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低收入劳动。
为了尽快补上援疆教育链条中缺失的这一环,于一民和援疆指挥部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计划等,希望把天津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理念尽快带给新疆孩子。他总说,“教育扶贫,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做实。”就在他为了让学校尽快开工建设而不断加班加点工作时,千里之外的妻子却意外摔伤,尾椎骨折。
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她清楚丈夫肩负着多么重要的使命。她向丈夫隐瞒了病情,在同事的帮助下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直到于一民回津时才得知此事,这让他至今心怀愧疚。
熟悉于一民的人都知道,老于不善言辞,但有一副热心肠。在当地困难群众家中调研后,他主动跟一户家里有8口人的贫困户结了对子,也多了一家新疆“亲人”。交流多了,渐渐地他感受到,一些当地百姓渴望通过劳动致富,但缺乏知识和办法。很多人通过电视和互联网,看到全国各地都在为脱贫攻坚做着各种努力,他们也开始尝试采用直播、电商等方式为家乡特产代言,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于一民注意到,和田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可由于销售手段传统,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大家辛苦种出的优质和田大枣,只能以七八元一公斤的价格卖出去。”于一民琢磨着,如果能有专业人员帮助他们设计包装和营销方案,产品的档次能上一个台阶。可如何能在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的基础上,帮农户做好包装和销售,于一民动起了“自家人”的脑筋。他联系了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师生来帮忙。师生先后多次飞往和田调研,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帮助当地设计了以库尔班大叔、战斗渠等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的方案,发展当地特色旅游经济;帮助于田县、策勒县政府设计地方文创品牌,把“万方于田”品牌打造成为当地闪亮的名片。
丈夫的付出,妻子都看在眼里,而最好的支持,就是行动。令于一民感动的是,在自己援疆即将结束时,妻子也主动要求加入援疆队伍,接续丈夫的援疆梦。作为地区联系人,于一民负责到机场迎接下一届援疆团队,那是他和爱人阔别多时后难得的一次相见,两人相视一笑,无须多言,便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
让先进教育理念在雪域生根发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
出生于1993年的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团委书记王德伟,是上海市松江区第四批援藏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位。来到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后,他主动把挂职时间从1年延长到3年。除了舍不得学生,他也“想让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
2018年8月,参加工作刚满3年的王德伟随支教团队来到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王德伟,看到辽阔的蓝天和遍地青稞时,非常兴奋。但同时“迎接”他的还有高原反应。头疼、气喘,连续两晚失眠……援藏3个月,他的体重掉了20斤。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前身是建于1981年的南郊小学。从2005年开始,经过上海市十几年的对口援建,该校已成为日喀则地区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全校有教学班46个、学生2200名左右、本地教师220名左右,绝大多数学生是藏族。
这所硬件设施不输上海、中考成绩十几年保持全自治区第一名的学校,教学水平在日喀则已是数一数二。但在上海支教团队看来,学校的教学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要做的不是照搬上海的先进理念,而是结合当地特色,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子,留下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王德伟说。
来学校的第一年,王德伟担任初中语文教师。他发现,虽然当地和上海用的都是统编教材,但藏族孩子学习语文有困难。
于是,王德伟想了很多方法唤醒孩子们对语文的感知。他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兴趣准备了许多拓展材料。一次假期,他通过朋友圈了解到很多孩子在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在语文课上讲解了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他还自费购买图书放在教室里,引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2019年5月,王德伟原定的1年支教时间眼看就快结束了。一次在课堂上,他请学生说说描写“离别”的句子。一个孩子在讲解“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时说:“我们就像一桌宴席,这学期结束,王老师就回上海了,我们这桌宴席也就散了。”话音一落,教室里原本开心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另一个坐在前排的孩子轻声说了一句:“王老师,你可不可以继续留在这里?”
这些话,让王德伟感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也发自内心地想再陪孩子们一段时间,看着他们成长进步。于是,王德伟和同批的许多教师一样,主动把支教时间延长至3年,并从第二年开始转至管理岗,主要负责学校团委、少先队的工作,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
王德伟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扶贫产业调研的活动。在阿亚村,有一个山东省对口扶贫的枸杞园项目,项目每年请当地农民来采摘枸杞,以此增加他们的收入。王德伟请来产业园总经理为参与调研的高中生讲解,学生们问了许多关于枸杞种植、挂果、加工等问题,还有学生说,以后招人采摘枸杞时,自己也想参加。王德伟觉得,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孩子来说意义深远,“因为只有走出校园,真正与人沟通,孩子们才能体会到脱贫的内涵”。
在团队支持下,王德伟还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周活动。他带学生去上海援助的日喀则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参观体验蔬果、花卉种植,藏式家具加工,现代化物流分拣等工作。他还带学生到附近社区了解藏族传统的烧牛粪、打酥油、种青稞,听当地老人讲讲几十年来生活方式的变迁。
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王德伟总想着为当地孩子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作为上海对口支援工作之一,王德伟每年会带一些西藏孩子到上海参观学习,让他们真切地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扶贫事业对自己家乡的影响。
王德伟记得,2018年,他问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未来想去哪里读高中?得到的回答是:想留在西藏,这样周末可以帮家里干活。2019年的上海之行,王德伟特意多留了一个名额给他。活动最后一天,大家在外滩合影时,这个孩子搭着王德伟的肩膀说:我一定要到上海读高中。2020年,他以高分考取上海市珠峰中学。在王德伟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接触更好的机会,争取更好的人生。
援藏两年半,王德伟见证了日喀则的变化:学校里的道路硬化了,市区楼变多了、路也修好了。但他对这里的教育事业还有更多期待:他想为当地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推广再做一些事,也希望今后的援藏教师能把这项事业长久做下去。
--------------
青藏高原上“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