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1-26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蚌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疫情、汛情叠加,发展、转型并重的复杂局面,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推动经济复苏与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蚌山区连续八年获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优秀”等次,区领导班子连续八年获评“好班子”。
不平凡的2020,在于全面小康决战决胜,我们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近90%,发放城乡低保金、各类特殊群体救助补贴352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2亿元,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完成目标任务103.6%,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困难家庭公租房保障实现动态应保尽保。
不平凡的2020,在于首善蚌山三年回眸,我们信心倍增、充满干劲。“首善蚌山建设三年行动”开启以来,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2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中心城区能级、产业结构层次、生态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治理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不平凡的2020,在于防汛抗洪形势严峻,我们严阵以待、妥善处置。提前全面排查山体、水库、危房、小区,组建防汛机动抢险队162人、青年突击队76人,105家社会组织志愿参与一线巡查。设立“四启动一建设”区级扶持资金100万元,受灾农户及时挽损,危房改造全部提前竣工并通过验收。汛期发放特困救助金56万元。
各位代表,不平凡的2020,更在于前所未知的疫情天灾突如其来、来势汹汹。蚌山区作为蚌埠市中心城区,在这场总体战、阻击战中,一直承担巨大压力。
面对疫情,我们夜不成眠、担当作为。区委、区政府累计召开64次会议指挥调度,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专班,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医学观察,跑在病毒前面,织牢防控大网。在最危急阶段,以最大的政治担当,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中心城区疫情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牢牢守住全市“战疫”的核心防线。
面对疫情,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累计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一次性口罩30余万只、防护服3580套、消杀物资9670公斤,党员、群众及各类社会组织踊跃捐款捐物近千万元。200余名医务人员,2000余名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值守、冲锋在前;小区保安、快递人员、环卫工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父子兵”“亲兄弟”“夫妻档”演绎别样风情。辖区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全员上岗,保障封闭小区、楼栋生活必需品供应。城南商会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商会组织。蚌山“逆行者”,从心惊胆战到身经百战,只有一件志愿服的距离;蚌山“逆行者”,从“我”到“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和衷共济、战胜疫情!
面对疫情,我们统筹兼顾、纾困惠企。专班推进复工复产,2月底在全市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100%;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转正,一举冲至全市前三。全年减税降费4.9亿元,退税超亿元;争取到位产业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新增企业2848户,同比增长2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80%,始终居全市首位。
前三季度全市通报的14项分县区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2项第一、7项前三、11项高于全市、9项高于全省。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财政收入增长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建筑业产值增长25.5%,继续保持“总量进位、增速领先”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1.项目建设有力保障。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1161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总量市辖区第一。新增入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总额约23亿元。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接合作,着力构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区领导外出招商86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长三角、珠三角项目占比96%;成功举办蚌山(深圳)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现场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41.5亿元。在建、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挂图作战,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竣工12个。衡亮电子电容屏、海星医疗器械等8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体现效益。
2.商贸服务企稳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商贸服务业打击巨大,作为商业大区,我们积极应对,全力抢回疫情损失。全年兑现商贸政策资金超1000万元,发放线下消费券1400余万元。限上电商企业增至33家,超亿元电商企业增至10家。敦煌网跨境电商平台正式运营,完成进出口额1亿美元。和平乳业开启新零售模式。百货大楼、百大名品试水直播带货,带来营业额超1200万元。奥林商业广场开工建设,聚云互联网科技园启动运营,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入驻南翔城市广场。篾匠街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区。
3.科技创新迅速推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规上工业企业6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30%,全市第一。海勤科技一期、基融富高分子材料、西门子低压电器智能制造等一批高科技项目顺利投产。天成包装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晟光科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院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幸福工场韩铁工团队入选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全区团队总量增至5个,居全市前二。
4.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坚持筑巢引凤,聚力打造特色园区。智慧产业园、科技创新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半导体产业园投入使用,首批入驻企业5家,总投资36亿元。跨境电商产业园获评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入驻企业超230家,年产值超20亿元,有效带动就业2000余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集群化发展,新引进总部经济项目20个,吉行物联网等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特色楼宇增至5栋。
(二)聚焦融合发展,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1.宜居城区建管兼顾。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中,我们承担任务最重、样本点最多、成效最优。数字城管收集问题3.8万件,按期结案率99.97%。争取棚改专项债1.73亿元,完成中山街西侧等征迁项目5个。投入4700余万元,实施4条道路“白改黑”及蚌官路、蚌刘路改造。涂山路东段开工建设,虎山东路南段(燕山路—黄山大道)竣工通车。针对百姓痛点堵点,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城区新增车位1204个,完成市定目标任务232%;城南生活垃圾转运中心建成投用,日处理量500吨;生活垃圾分类天桥街道试点成效明显,居民参与率达85%,分类投放准确率超70%。新二中及奥体中心公厕获评省级旅游公厕。
2.近郊乡村焕然一新。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有力推进,整治村容村貌等问题8000余个,问题清单、对账销号的“台账式管理法”被全市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超95%。“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19公里,建设任务全部清零。在全市率先实现天然气“村村通”。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孙家圩子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省级特色旅游名村。
3.生态优先擦亮底色。“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区生态环境分局获评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区直机关管理中心获评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严格管控,pM2.5年平均浓度降幅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秸秆禁烧连续八年“零火点”。植树造林562亩,新建游园2个、绿道4.2公里,改造透水树池1330个。新增绿地20.6万平方米,提升改造28万平方米,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72%、112%。水清岸绿景更美的生态画卷,正在珠城中央挥毫泼墨,徐徐展开。
4.城市底蕴日趋厚重。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区,“中国好人”增至27人,总量全市领先,文明之区、好人之城已然成为全体蚌山人的行动共识。喻义巷社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全面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覆盖率100%,区图书馆、宝兴面粉厂文化街区等项目开工建设。发展乡村文艺队伍60余支,培养乡村文艺骨干100余人。卫调花鼓戏《香油记》登上全国戏曲百戏盛典,花鼓灯《赶灯场·扭呀扭》获省政府表彰。
(三)致力民生改善,百姓福祉不断增进
1.社会保障托底有力。在全市率先实行乡街直接审批的小额临时救助。新增社区养老服务站17家,完成首批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87万元、企业稳岗补贴814万元,完成各类就业培训2900余人,新增就业岗位6800余个。安置房开工2059套、竣工2898套、回迁2708套,安置群众2954户。全市迄今为止关注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二马路改造项目,启动商业招商和住宅安置。
2.平安蚌山和谐共建。获评全市首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连续六年获评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区。诉调对接和商会调解工作获省人大充分肯定,综治智能化平台建设获省政法会议点赞。村(社区)综治中心建成率100%,新建省级示范点3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4件。处置欠薪案件172件,追讨薪资1623万元。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100%,积案化解率86.7%,均全市领先。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深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改革,获评全市基础教育质量先进单位,一实校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连续三年居全市公办学校第一。铁三小教育集团正式组建,龙星实验小学(原雪华小学)投入教学,南山学校、龙湖幼儿园完成改扩建。启用蚌山教育云平台和微课制作中心,提前完成智慧学校建设任务。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一键报警和人脸识别系统全覆盖。
4.各类事业统筹推进。建成全市首家区级核酸检测实验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新增入库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非标专项债2.4亿元,新建村卫生室2家,升级改造7家,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办理退役军人社保接续927人。申请发明专利170件,净增有效发明专利87件。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2个,推动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第七次人口普查扎实开展。国防、双拥、人民武装、体育、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时期,我们聚焦首善目标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先后荣获17块“国字头”奖牌和57项省级荣誉表彰。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大提速的五年。“十三五”时期,蚌山区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连年获得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