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中考网 > 蚌山区 > 正文

2021年蚌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8/8 6:47:51 点击:
2.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攀升,引导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等方式优化升级,支持海勤科技、高美福电子等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技改项目3个,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注重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型众创空间,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各1家,省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

3.提升产业园区能级。全力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构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注重与沪苏浙结对共建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双向融合,不断完善交通、商业等生活服务设施,推动运营专业化、产业集聚化。开工建设高新电子信息产业园。筹备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招引云计算、物联网等企业,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探索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以运营带动招商,基金入驻带动实体入驻,链接主导产业发展所需资源,服务政企银校实现跨地域合作。

(二)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1.增强政务服务效能。优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窗口,提升企业准入、服务和管理效能,助企纾困、促企发展,以企业活力带动地区整体提升;建成“亲清”包办服务平台,线上及时分办、线下全程包办;完善“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机制,建立“一企一档”动态数据库。主动融入自贸区建设,创新谋划针对性改革措施,倒逼效能提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发展外向型实体,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革新。全年净增“四上”企业45家。加快完善政务服务大厅配套设施,不断拓展“掌上办”便民服务事项,设置老年人关爱窗口,助力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2.保障资源要素供给。切实做好企业发展空间、人力、资金保障,全面梳理、推动调整城南土地性质,谋划引入更多优质资源,计划组卷报批土地1000亩。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开展低效企业盘活清退专项行动,建立闲置资产动态信息库,向存量要空间,令闲置转生机;楼宇资源实现乡街共享,力争引进年纳税千万元以上总部经济项目10个。帮扶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组织专场招聘会8场以上,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紧缺技能人才。加快平台公司改制,提升实体建设和资金运作能力水平。谋划组建主导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技术应用,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力争新增小微企业担保贷款2亿元。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涵养优质税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制定招商手册和产业发展图谱,注重招商联动,打造招商引资服务闭环;突出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从区内企业家中优选一批“招商顾问”“招商大使”。优化项目考评办法,加大有效投资和经济效益考核比重,推行项目落地“红黄绿”三色清单管理模式,签约项目一周一研判,进度一周一调度。常态化举办主题招商推介活动,至少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产业类项目10个。瞄准国家政策导向,聚焦新基建、新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高质量发展项目182个,总投资约1380亿元。开工建设德诠新材料二期等亿元以上项目15个,竣工投产丰原医药研发基地等亿元以上项目5个。支持建筑企业拓展市场、提升资质、创建品牌,建筑业产值增长20%。

(三)聚焦商业转型,打造新型消费首选地

1.优化商业街区布局。加快城市更新,制定实施淮河路片区、宏业村片区等老城区复兴规划,优化消费承载能力和体验,全面推进老城复兴;注重传统商贸与历史文化要素有机结合,持续推动宝兴面粉厂、花鸟市场等历史文化街区向周边延伸辐射和开发建设,串联篾匠街、南山公园、大塘公园等老蚌埠元素,构建“Z”字型特色商业文化体验长廊,打造老蚌埠记忆名片。有序推进光彩大市场部分街区提质升级,打造南翔云集文化特色街区,培育形成新兴文化消费集聚地。加快城南新商业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建筑产业园、律师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总部经济平台,打造第三产业新增长极。

2.丰富商贸服务业态。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开业运营二马路商业广场、汇金商业广场二期。申报省级特色商业街区3条,乡街各延续打造特色街区1个。推进智慧商业建设,加快数字化改造,提供全方位数字生活服务,探索发展智慧超市、商店、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优化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鼓励连锁品牌企业设立社区便利店、社区超市,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创新发展夜市经济,绘制夜间消费地图,做好培育提升、业态导入文章,谋划夜食、夜游、夜购、夜演“四部曲”,擦亮“夜蚌山”品牌。

3.强化现代服务支撑。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电商、文旅等服务企业发挥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加快培育引进研发设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动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培育电商龙头企业3家、本土电商品牌2个,新增外贸实绩企业6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建成投用华运智能仓储物流园。

(四)突出以文聚力,打造珠城文化发扬地

1.加强文明风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坚持身边好人季度评选,开展道德讲堂、好人故事会、先进事迹基层巡讲,接力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创新开展线上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公益创投项目大赛,扩大“益暖蚌山”影响力。注重环境整治与文化赋能,打造精品特色小区2个、最美街巷6条。新增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6个,以乡村小喇叭打造家门口的“有声课堂”。

2.注重文化服务惠民。持续建设“书香蚌山”,全面开放区图书馆,依托区图书馆、共享阅读点、农家书屋构建“一刻钟阅读圈”;开展“书香之家”“书香社区”“书香乡街”系列评选。培育乡村文艺队伍10支、乡村文艺骨干30人,农民文艺大篷车“9+N”模式巡演20场。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达标,完善“联办+参评”“总分馆+菜单式”机制,唤醒沉睡文化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3.推进文旅融合升级。加快“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深度融合大健康、大教育、大体育等产业,着力发展“无烟工业”。燕山乡争创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打造全市乡村旅游首选地,助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推出研学游精品线路,打造生态农业、红色教育研学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争创3A级景区。重组升级花鼓灯嘉年华,开启“夜间游园”新模式。设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绘制非遗手绘地图,打造全市首个非遗集市。

(五)强化协调推动,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地

1.提升精细治理水平。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建成投用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大力推进智慧用电、智慧用水等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为城市管理插上“云翅膀”。提高道路清扫保洁专业化水平,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洗扫率达95%。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形成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全链条体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完成全区农村污水管网一体化建设。推动堤下路拓宽改造和中荣街、中山街北延,打通姜桥路东段、涂山路东段等“断头路”。推动区域慢行系统建设,新建太平街等4处街头停车场,初步构建智慧停车系统,着力解决老城“停车难”问题。

2.培育乡村发展动能。持续激发乡村活力,采取盘活资产、股份合作和服务型经济等方式,培育一批经济强村。坚持“做大产业建龙头、做大龙头促产业”,探索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流转、整体运营新模式,积极发展形式多样、规模适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谋划建设城南田荣铁路无水港、空港物流园。竣工投产和平乳业二期,开工建设福淋乳业二期,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逐步打造长三角绿色乳制品供应基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培育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个。完成蚌刘路、蚌官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造珠城最美城乡连接线。

3.夯实绿色生态基石。优化城乡绿地布局,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快建设南部新城“三山两廊”城市生态骨架,做好生态保护与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持续加强老城补绿种绿,建成津浦铁路文化公园,新增设计多元、感观多彩、功能多样的“口袋公园”2个,推进南山公园建设,形成以大塘公园、南山公园为核心,堤下路、中荣街和中山街为骨架的老城绿化生态格局。全区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绿地10万平方米。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支持天成包装等企业参与快递包装生物可降解绿色治理。坚持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探索引入第三方治理;确保秸秆禁烧连续九年“零火点”,持续改善辖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力消除老百姓“心肺之患”。

(六)情系百姓关切,打造社会和谐幸福地

1.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完善区级养老指导中心功能,打造省级社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新建陶山社区养老站等一批第三方运营站点,启动老年食堂建设和运营试点,燕山养老中心建成区域性特困人员失能失智养护中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岗位5500个。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完善公租房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安置房开工建设790套、竣工1078套、安置1544套。

2.筑牢社会稳定根基。争创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巩固深化社区协商“六事”机制,新增成功案例110个以上。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升级全部拆迁村综治中心,确保达标率100%;乡村关键路口增设视频探头,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全覆盖,全域构筑平安家园。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大积案化解攻坚力度,构建智能接访一体化平台,着力打造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

3.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继续深化教师“区管校聘”改革,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建成黄山学校,推进一实校城南校初中部和徐桥小学建设,谋划引入北大培文学校。加快“健康蚌山”建设,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疫苗冷链体系建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工建设新燕山乡卫生院、新雪华乡卫生院,竣工投用新二院,力争建成市五院+宏业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一院+黄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紧密型医联体。推进建立老兵谈心室和军创小镇等退役军人创业基地,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1个。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

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过去一年,区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不忘初心更加自觉,凝聚共识更加有效,履职尽责更加有力。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考察安徽,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我们及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着力加强法治建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法律顾问制,履行“三重一大”事项法定程序,全年完成政府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197件。坚持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项目4个、部门预算执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送出工程投运
九龙坡区、高新区物理学科教研活动在重庆市人和中学举行
涪陵区2021年中考开考11624名考生报名参考
最新图文
临汾市新华中学:为青春喝彩为中考壮行
灵璧县第六中学:诚信记心间赢战小中考
蒙城10998名学生参加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