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中考网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正文

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

日期:2023/7/27 14:07:25 浏览:

10月23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回顾发展党员总量调控以来的工作情况,分析新情况新问题,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会上,江苏省委组织部等11个单位交流了经验做法。分上下两期摘编11个单位发言材料,供各地学习借鉴。

坚持从严从实

切实做好发展党员总量调控工作

江苏省委组织部

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的源头工程、基础工程。近年来,江苏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以严实精神做好总量调控工作,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突出宏观规划,严格总量调控。为落实中央确定的调控目标,全省加强宏观统筹和过程管理,实现党员队伍规模适度。近三年,全省新发展党员每年比上年平均减少2.67万人,平均减幅14.8%;2014年党员总数净增率为1.14%。长远发展有规划,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2013—2022年全省发展党员工作调控计划》,明确从2013年到2015年,对每年发展党员人数进行较大幅度控减,2016年以后,逐步进入小幅度递减、动态微调阶段。召开全省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党员发展调控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年度调控有计划,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每年研究一次发展党员工作,制定下发全省年度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实际,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科学分解指标任务。关键节点有控制,由省委组织部根据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每年统一印制和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实行入党志愿书编号管理制度,每一份都按年度编号,全部登记备案,做到可查询、可定位、可追溯。对照年初下达的指标计划,志愿书半年发放一次,规定新发展党员必须使用当年编号的志愿书,防止“寅吃卯粮”。

突出重点领域,优化总量调控。全省在对全省党员队伍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坚持有增有减、有保有压,重点实施“三倾斜”,做到在控总量中优结构。向非公有制企业倾斜,实施非公有制企业“万名党员源头拓展行动”,设立专项发展计划,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帮助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近三年,全省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6万多人,每年平均增加2万多人。向农村倾斜,开展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双培”活动,探索在产业链、合作社上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发展“空白村”备案监管制度,对三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进行全面梳理、集中整顿,消除发展党员“空白村”1300多个。向高知群体倾斜,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高端人才密集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负责人直接联系培养高端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重大课题负责人、创新创业*等入党,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近三年,发展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1538人。此外,针对一些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速度过快、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采取高校自查、院校互查和上级党委督查等方式,严格控制发展党员计划,在保护好大学生政治热情、确保发展质量中控制好发展党员规模。目前,全省在校大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8.2%,近三年平均减幅达25.6%。

突出组织指导,保障总量调控。坚持落实责任与加强督查并举,确保党员发展总量调控有序运行、如期实现目标。强化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发展党员总量调控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进行述职考核,并纳入省委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指标考核体系,赋予一定的分值,以“硬约束”推动总量调控任务落实。强化督查指导,建立发展党员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抽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立发展党员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和定点监测制度,对于那些发展党员基数大的地区和单位,实行重点监测、专项督查,确保发展计划有效落实。今年7月份,全省组织开展了一次发展党员工作集中检查,重点查看基层党组织制定发展计划的合理性,执行发展计划的严肃性,了解掌握面上调控情况,查找存在问题,促进整改落实,确保实现总量调控目标。

做大基数拉长链条

认真做好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

重庆市委组织部

大学生是我们党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重庆市委将发展大学生党员作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赢得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质量。

做大基数,“三早两覆盖”吸引大学生向党靠拢。全市坚持从源头抓起,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引路”,不断壮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突出“三早”让大学生认知党,坚持思想上早启发、政治上早引导、理论上早灌输,从新生入学抓起,把上好“开学第一课”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本任务,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高年级党员现身说法等方式,面向所有新生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今年,全市高校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占新生总数的31.4%,比去年增长12%。“两个全覆盖”让大学生走近党,全面推行党课全覆盖,建立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政治辅导员全员上党课制度,确保每名大学生每年至少听一堂党课;全力推进“党建红云”全覆盖,创新“互联网+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大力推广“七一网”党建网站以及“共产党员”等微信平台进高校、进宿舍、进手机终端,让大学生经常接受熏陶。贴心关怀让大学生亲近党,建立大学生思想波动时必谈、家庭发生变故时必谈、受到奖惩时必谈、有不良反应时必谈等“四必谈”交心谈心制度,采取组建专属社团、落实专人联系、开展专项帮扶等方式,使其感受到组织温暖,增进对党的感情。目前,全市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达10.3万人,比去年增长14.4%。

拉长链条,“三个做实”推动大学生思想入党。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但动机多元的特点,全市在充分保护入党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实思想教育,切实防止“浓缩”教育、“临时”培养、“突击”发展。做实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建立高校、院系、班级三级培养体系,高校、院系每年举办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基础培训班,班级每月开展学习交流;推行入党积极分子列席“三会一课”、参加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帮助深化认识、端正动机。西南大学实施“双千双带”计划,每年挑选1000名学生党员,“一对一”辅导帮带1000名入党积极分子。做实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依托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校、团校,对从入党积极分子中优选确定的发展对象进行重点联系、重点引导、重点培养。去年以来,全市21093名大学生发展对象参加了不少于3天的集中培训;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都经过了一学期以上培养。做实毕业后的接续培养,依托重庆“12371”党建平台,为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载学习培养、实践锻炼和奖惩等方面情况,毕业后由高校党组织及时移交,确保教育培养不掉链。今年全市高校毕业生中31043名入党积极分子、6224名发展对象转到工作(居住)地继续接受培养。

严管实抓,“两个到位”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针对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现象,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在推动大学生党员牢记身份、发挥作用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实践锻炼到位,防止作用虚化,全面推行设岗定责,设立党员接待室、服务站、责任区,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班级、社团、公寓等管理服务。把参与网络舆论引导作为实践必修课,动员大学生党员担当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和网宣员,大胆与不良言论作斗争。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常年有420支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党员近万名。重庆医科大学“青春红丝带”艾滋病防治宣传服务队已成为志愿服务的一张名片。关系接转到位,防止失联挂空,离校前集中上好专题党课,教育大学生党员增强党员意识、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在高校落实专人跟踪联系毕业生党员,建立台账,每月一清理、每季度一汇总,督促关系接转,防止大学生党员走出校门就变成“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对档案托管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毕业生党员,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企业组织工委专门开展摸排、做好转接,力争符合转出条件的党员在年底前实现“应转尽转”。

坚持“四真”要求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把发展少数民族党员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突出党员政治标准,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强、敢于担当的少数民族党员队伍。截至2014年,全疆少数民族党员有54.7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8%,是自治区成立时的25倍。

凝聚民心士气,保证入党申请人感情上真爱党。自治区党委提出2019年全疆少数民族党员比例达到42%以上的目标,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入党积极性。一是从2014年起,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组成住村工作组下基层,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住村工作组把发展少数民族党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建立少数民族青年、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台账,实施“滴灌式”跟踪培育,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建立少数民族党员“四厚”机制。厚待,自治区给少数民族党员比例超过70%的南疆四地州,三年下拨党费1600多万元,支持建立起4000多万元的党员帮扶资金;厚养,自治区拨出专款,给党龄20年以上、年龄60岁以上的4万多名农村少数民族老党员发生活补助,每月达340元;厚爱,党支部对少数民族党员,实行重要节日、生病受灾、家人过世三必访;厚葬,对少数民族党员去世,党支部主持葬礼,给1至2千元补贴,指定本地威望最高的宗教人士主持民俗礼仪。今年上半年,少数民族入党申请人达8.4万名,同比增加2.1万名;入党积极分子5.13万名,同比增加1.21万名。

育红党性基因,保证入党积极分子思想上真信党。一是广泛筛选。开展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每年“双推一选”活动,即每个群团组织至少“推优”1名,党员和群众从入党申请人中民主推荐,支委会择优确定人选。二是多方培养。对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由基层党委再指定1名具有一定党性修养的汉族党员联系培养,每月至少与联系对象谈话2次。在农村,每名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都有邻居党员、包村领导、住村汉族干部三位“老师”。今年上半年,“访惠聚”住村工作组中的所有党员与4万多名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培养发展少数民族党员1万多人。三是实行特色教育。坚持“两个活动日”制度,每周一为爱国教育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与村民代表升国旗,听住村党员干部讲国旗下的党课;每周五(伊斯兰教聚礼日)为政治学习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远离清真寺、坐到村委会,学理论、学科技、学文化。

严守红线底线,保证发展对象政治上真入党。提升政审层级,党支部提出少数民族发展对象后,基层党(工)委统筹开展政审工作,派出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入户走访等办法,考实考准少数民族发展对象一贯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表现。突出政审重点,主要审查发展对象对党忠诚、遵纪守法、反对分裂、“去极端化”的现实表现。扩大政审范围,各地普遍制作专门政审表,在做好常规审查的同时,由基层党委负责,重点审查发展对象及其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和近姻亲遵纪守法情况,征求公安、民宗、统战、计生等部门的意见。3年来,全区少数民族发展对象因政审不合格,被取消资格的达278人。严格政审责任,对少数民族发展对象政审不合格以及政审走过场的,倒排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已对25名政审不严的支部书记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kao.ljyz.com.cn 中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