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民同招”首届毕业生,市南公办初中大盘点!
上周,教育频道发布一场开到家长们心坎上的恳谈会一文,受到很多家长的关注。特别是里面的中考成绩得到广泛传播,从中可以看出市南公办初中今年中考全面实现正增长。要知道,2023届中考生是青岛“公民同招”后的首届毕业生,5月份自招结果出炉时,教育频道就曾为大家揭秘各区的升学格局新变化:公办初中全面起势,好学生分布范围更广。中考之后,这个现象更为突出。
2023年市南的中考结果也足以印证这一点:全区约2/3的学生达到普高一段线,再创历史新高;约1/4的学生达到前5所头部高中;多所学校一段线的提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强校提质”效果非常明显!接下来,我们依次盘点市南公办初中今年的升学表现——
“西提”成效显著:
琴岛一段线提升11个点,24中7人裸分上2中
近几年,在公众心目中,只有市南中片和东一59中片区算得上热点学区。市南东、中、西三个片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梗阻”。聚焦这个堵点,市南把除了26中、7中、59中(39中为局属,不列入其中)之外,其他所有初中全部纳入“强校提质”范围,并实施“西提东优”战略。西部有24中和琴岛学校,东部有5中、51中和57中。
琴岛学校:举全区之力,自上而下大换血
我们先从西部的变化开始说起,市南今年可谓举全区之力在扶持琴岛学校,把它直接纳入一中教育集团,变成一中市南分校,由一中校长严贤付担任分校法人,实施“一长两校”管理,整个管理团队也是大换血。集团化办学后的显著变化是:老师的干劲更足了,学生的精气神更好了,自上到下可谓焕然一新!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上半年调研之后,曾在多个会议上建议处长、校长多去一中市南分校考察学习,评价“孩子们眼里都带着光,整个校园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
琴岛学校的提升方法非常务实,执行校长郭文雯提出“低起点,小步走,勤反馈,有表扬”的策略:利用课前2分钟铃的时间,通过新闻播报、题目讲解、历史上的今天等形式,给孩子展示的舞台;要求老师每节课至少要提问表扬10个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展示、小讲解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别看这些很小的细节,孩子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从中找到自信,绽放笑脸,燃起目标和希望的。2023年中考,一中市南分校一段线提升了11个百分点就是最好的见证。
24中两大法宝:分层教学+全员班主任
随着城市东迁,西部老城区的生源中,外来务工子女占据了较大比重。在这样的生源情况下,24中今年中考裸分考上了7个2中,2中的指标生名额全“浪费”了。
指标生是什么?说白了,是为了帮助一些师资一般、生源一般的初中学校里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获得升入更好高中的机会。也就是说,所谓的传统名校一般是用不上指标生的,因为这些学生的裸分成绩已经足够高,指标生往往在薄弱学校会派上大用场。但24中竟然7个学生都是裸分考进2中的,而且整体一段线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可以想象学校的提升幅度有多大。
24中强校提质最亮眼的两大法宝——分层教学和全员班主任。因为生源层次的差异,24中老师们从这批学生初一刚入校时就发现,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听讲习惯、作业习惯、思维习惯等差距明显。为此,老师主动要求试点分层走班教学。
为了上好每个层次的课,24中老师几乎要备两节完全不同的课:给A层学生上课时,娓娓道来;给b层上课时,为了吸引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无论是肢体、还是语言,都要让自己嗨起来。看到老师的努力、不放弃,学生们也深受感染。b班课堂上,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厌学、睡觉、贪玩,每个学生都竭尽全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提升。可以说,24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师生合力的必然结果。
“东优”51中:347分拿下市南公办头把交椅
说完“西提”,我们再来看看“东优”。51中崔彧霆同学今年中考347分,拿下了市南公办初中的头把交椅。继自招考上16个2中、58中的强劲表现之后,51中高分段学生持续发力。而且这些学霸个个阳光,最高分崔彧霆同学更是个“社牛型”学霸,十分健谈。在他眼里,是初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改变了自己的性格,让他更加开朗自信。
“来51中这一个学期,我最关心孩子们吃得好不好,身体好不好。”年初刚到任51中的校长王凯红是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非常懂教学和管理。相比学习成绩,她更关注学生的在校生活,大幅提高用餐质量。特别是初三学生要上晚自习,晚饭也要在学校吃,吃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王凯红在校园里经常问孩子们“吃饱了吗?”到后来变成“吃好了吗?”再到后来不用王凯红开口,孩子们见了她主动说:“校长,我们吃得很好!”从这个细节中,就能感受到51中和谐暖心的教育氛围。现在整个51中上下齐心,士气很足,能够考出一众学霸也就不足为奇了。
“东优”57中:一段线率、留生率增幅最大
接下来,我想重点说说57中。据了解,57中是市南一段线率提升幅度最大的公办初中。在今年学期初的市南强校提质工作会上,校长董涛曾率先立下“军令状”——2023年中考要提升8-10个百分点,最后57中用增幅13个百分点的一段线率,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57中值得大家好好关注,虽然近些年57中生源流失较为严重,但57中近4年已经考入了3个清北学生。分别为:2中2021届毕业生王嘉瑞(北大)、58中2020届毕业生徐佳鑫(北大),再加上今年考出704分的2中毕业生包一鸣。偶尔出一个清北学子可能是偶然,能出来这么多具有强劲发展后劲的孩子,“57中现象”值得好好学习和挖掘!而且前些年并非公民同招,57中这个成绩还是在民办初中可以“掐尖”的情况下取得的。
董涛校长是典型的“真抓实干派”,可能很多学校在强校提质上用的方式方法差不多,但唯独缺少了最后“评价”的这一环。在57中,增加了评价学生增幅这一环:重视学生的起点,关注过程的变化,以学生的入口成绩与出口成绩的差值,作为对老师教学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标准,让每一名教师都能立足学生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仅从“评价”这一个维度,就能看出57中的用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看到了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57中片区今年是整个市南报民办学校人数降幅最大的学区。
“东优”5中: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效果明显
2022年12月,在市教育局举办的“一院四校四区”深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上宣布,青岛5中设为青岛26中浮山校区,纳入26中教育集团,两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组成“一长多校”融合型教育集团。在那之后,我也听到过一些质疑声:26中能不能带好5中?会不会连原来26中的地位也不保了?
今年中考,26中京山校区2中、58中和1中、9中四所学校达线率,一段线、二段线达线率持续在全市公办学校中稳占首位,青岛市优质教育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中关注的一段线、二段线和后30%的考核中,高位再突破,一段线、二段线均提高近3个百分点,后30%缩减超过5个百分点。
在京山校区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下,26中浮山校区也提升明显。连续四年中考普高一段线持续攀升,2023年一段线达线率较四年前提升13个百分点,后30%比去年缩减5个百分点,通过艺体特长升入高一级的学生增长了3%。这样的成绩也让各种质疑声在这个夏天变成了感叹与喝彩。
强校提质成效:超八成达普高线
原本就热点优质的7中、59中更不用说了,两校今年分别与24中、51中组成聚合型教育集团,不仅帮助24中、51中提升明显,自身也是持续高位发展。2023年中考,7中再创历史新高,普高一段线接近80%,较去年增幅10.52%,优质高中录取率高达55%。
59中70%以上的毕业生达普高一段线,同样创历史新高。60多名毕业生考入二中,较去年增加35%。160多名毕业生被优质高中录取,获得这些高中自招资格的学生近60人,较去年增加16%……2023年整个市南区超过八成学生达到了普高线。
分析2023届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整个市南勠力同心的结果: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分散到各学校“沉浸式”教研,手把手指导老师课堂教学;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各校都培养出“教学管理首席”,有了自己的教学明白人。今年市南区重点实施“两力”工程:提升教师能力、激发教师活力,效果显著。工作繁忙的市南区教体局局长焦淑军也几乎每周都会跟着教研员去学校听课,不打招呼,直接进课堂。这也倒逼校长、老师们全部行动起来,课堂投入度明显更高。
而且市南教研员们还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做支撑,教学指导更加科学。每次考试后,教研员详细分析每一学科的趋势,帮助学校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以今年初三数学一模考试为例,大数据针对学生错题情况,分析学生究竟是计算错误率较高,是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还是答不完题、答题步骤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每一项都有详细的数据分析,并给出指导建议,相当科学缜密。
最后让我来总结市南当前的教育生态,那就是:有温度,有力度,更有方式方法。青岛市教育局重点工作督察专班主任周宏锐也评价说:目前市南区的“强校提质”工作是最为扎实的,也是最有力度的,集团化办学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一张网,在这张网中,没有一个学校落下。正是这样的力度,让我们看到每一所市南公办初中都已经或正在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来源:QTV教育频道孙雅琴
文章来源于:http://zhongkao.ljyz.com.cn 中考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