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3-10
王鸿鹏:山东鱼台人,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空军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中国机器人》(合作)《生命线上的奇迹》《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八一飞行表演队改装纪实》等。
第十章从阿泥卡到清华园
巧家第一个清华生感慨:“新中国诞生近70年了,60多万人的大县,才考出来我一个。想想,心里难过。教育落后,家乡能不贫穷吗?”
扶贫,就是扶人。乡村教育或是最后的贫困“堡垒”。
1.情满学子路
在巧家人眼里核桃树就是“摇钱树“。
沈仁菊1995年6月出生时,母亲只能用家里仅有的土豆泥和玉米糊糊喂养他。尽管沈仁菊在饥饿中慢慢长大,但爷爷坚持认为,他身上有富贵人家的血统。
爷爷常说,他们沈家是沈万三的后裔。明朝时祖上跟随开国名将傅友德将军打到云南,负伤后便和一部分将士留守当地。几经战乱,世事沧桑。其家族一部流落至老店一带安家营生。阿泥卡的沈氏家族,到他已是第6代。
常言道,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爷爷年轻时爱读书。家穷得饭都吃不饱,哪有条件读书?他到山上给人家放羊,手里总会拿着一块木板,用黄土或者木炭再上面学写字,不懂就到学校问先生。他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一些字,有了文化,后来被招到镇里供销社上班,直到退休。
爷爷一生中养育了五个子女。虽说,他心不穷,但因为山沟里教育落后,孩子们都没有走出大山。
沈仁菊小时候喜欢摆弄爷爷的书。也许爷爷觉得这个小孙子爱读书,又聪慧,出门总喜欢带上他,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沈仁菊从小就认识了山上的好多草木动物。爷爷带着他走过不少地方,就是为了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希望他将来走得更远。
爷爷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沈仁菊上学了。一天放学回来,他伏在那张斑驳凸凹的小饭桌上做作业,爷爷坐在一旁,抱起铮亮的水烟袋,一条腿盘着另一条腿,呼噜呼噜地吸了几口,眯着眼睛,得意地端详着孙子。然后,跟孙子讲:“孙子哦!以后你要好好读书噶。”
“是是。好好读书噶。”沈仁菊点头答应着。
“长大之后要考大学噶。”爷爷又说。
“是是,考大学噶。”
“考大学就报两个志愿: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噶。”
“好好。清华,北大噶。”
沈仁菊满口答应着爷爷,但他根本不知道清华、北大是什么。爷爷看着小孙子,乐的胡子翘好高。
沈仁菊是家中老幺,上面还有哥哥和姐姐。从小就爱学习的他,也因此得到了家里人更多关注和疼爱。因为家里穷,哥哥姐姐先后辍学,家里一直供他上学。
沈仁菊的父母身体都不好,长年生病。一家五口就靠几亩贫瘠的山地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难。在沈仁菊的记忆中,家里经常向亲戚借钱。土豆、玉米一直是家里的主食。养头猪是要卖钱的,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肉。家里的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的穿过小的穿。沈仁菊十几岁了,还穿着姐姐的粉红色衣服去上学。
阿泥卡村没有小学。沈仁菊天不亮就起床,要走一小时的路程去邻村上学。早上吃点烤土豆或苞谷饭,学校里没午饭,下午放学回到家里才能吃到东西。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心里有个念头——一定要好好读书。有了文化,可以走出大山,不再饿肚子。
沈仁菊要上初中了。老师向他父母建议让他上一所好的中学,将来可以考一所好的大学。可是家里条件太差,父母做点淀粉苦钱,勉强支撑家用,没有能力送他到外地上学。父亲望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老烟袋,叹口气说:“家里情况也就这样了。没办法,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了。”
沈仁菊只能接受现实的安排,在家乡的老店镇中学读书。幸运地是,沈仁菊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班主任洪开亮。
洪开亮是一位比较有情怀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关怀是全方位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只要他教的学生,他都会特别尽心尽力的去关心和照顾。他看到沈仁菊吃不饱,经常带他到家里吃饭。其实,乡村教师的工资也不高,生活也很清贫。洪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010年,沈仁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昭通市第一中学,入学的学费是父亲四处借来的。在国家的扶贫政策扶持下,昭通市第一中学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开设了一个宏志班,不仅免除了学杂费,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洪开亮老师经过多方联系,帮助沈仁菊进入了宏志班,为他减轻了家庭负担和后顾之忧。
沈仁菊虽在昭通市上学,洪老师一直跟他保持联系,经常询问他的学习情况,遇到困难总是鼓励他、安慰他,怕他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沈仁菊说:“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引路人。”
沈仁菊刚进入昭通一中时,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有一段时间,沈仁菊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洪老师鼓励他:“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敢于去梦想。无论路有多远,困难有多大,有了梦想,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只要全力拼搏就能改变命运。”正是洪老师的鼓励,沈仁菊才有了信心,成绩不断提高。
沈仁菊一路走来的人生是幸运的。他在昭通一中又幸运地遇到了班主任张书益。张书益老师也是老店中学毕业的,而且成为老店中学第一个考进昭通一中的学生。
张书益大学毕业后到昭通一中任教。沈仁菊上初时,就知道张书益的故事。“老店中学的老师经常拿张书益给大家作榜样,用他刻苦学习的精神鼓励大家。”
张书益成为沈仁菊的班主任,这让沈仁菊倍感幸运。他把张书益作为自己努力的榜样,不断激励自己。
“张书益老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每个周末都会去医院看病,长年需要吃药。但他非常敬业,是对学生既有爱心又有耐心还要求严格的那种老师。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他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一个个进来自习。”沈仁菊说,“去晚了就会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特别内疚。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督促。虽然只教了我一年,但张书益老师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其实,张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模范,一个榜样,一种力量。”在张书益老师的激励下,沈仁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由刚入校时成绩在400名左右,跃升到班级前列。
高考冲刺时,沈仁菊一时拿不定主意。张书益老师送给他三句话:“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求乎其下,两手空空。”让他脑洞大开,至今难忘。
2012年的中秋前夕,当沈仁菊正为高考努力拼搏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沈仁菊得知这个消息,躲在校园的一角失声痛哭。他想回家奔丧,父亲告诉他,爷爷生前有交代,不让他回去,要他安心学习。考上清华、北大才是对爷爷最好的报答和祭奠。爷爷的离去再次激起他一定要考取清华或北大的强烈愿望。这一年,他从年级组的前100名左右,一跃进入前30名。
回想起那段痛苦的日子,沈仁菊说:“爷爷去世了,虽然他没看到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天了,但我总不能辜负他的希望,我要争取上清华或北大。虽然我的成绩并不一定能保证有这个结果,但只要我努力就有这个希望。人生难得一搏,拼一把也是很值得的。”
就这样,沈仁菊在学习上犹如钟表的发条越拧越紧,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刻,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
2013年的6月19日,是沈仁菊无法忘记的日子。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午饭,他的手机响了。电话是清华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打来了。通知沈仁菊,他以68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通知书会用挂号寄到县教育局。
母亲放下碗筷,抹起了眼泪。父亲哽咽着说:“娃子争气了。”
沈仁菊冲出家门,跑到爷爷的坟前,双膝跪下,泪流满脸地说道:“爷爷,你老人家可以安息了。”
一个不经意的期许使他梦想成真。
成功的喜悦没有让沈仁菊忘记感恩。他立刻给洪开亮、张书益等几位老师打电话,了这一喜讯。
在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走出了一位清华大学生,也是巧家县的第一位清华大学生。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喜出望外。左邻右舍、乡县部门纷纷向沈仁菊祝贺、慰问。他家本族的一位叔叔对他的一番嘱咐,让他终生铭记:
“娃子,你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了。但是,不要骄傲。你要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你要懂得感恩。要知道,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你个人的优秀。因为在你成长中,无论家庭、亲戚邻居,还是学校那些老师,都给你那么多帮助;你上了昭通市最好的学校,你接受了社会良好的资源,你要感谢这个社会,回报社会。
“第二句,你从阿泥卡走出去已经不再是你个人了,你代表的是阿泥卡的父老乡亲。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过来祝贺你,对你充满着希望的,你是代表着他们的希望;后面的孩子也会拿你作榜样,向你学习。所以,任何时候,你不能让他们失望。
“第三句,考上清华并不能代表一切。你的路还长着呢。无论走哪里,都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行高致远,报效国家。
2013年的8月20日,沈仁菊告别家乡,前往清华大学报到。这一年,云南一家企业为考取清华、北大的寒门学子包了一架飞机送他们入学。
沈仁菊第一次坐上了飞机,他的梦也在天空飞翔。他向往的祖国首都、雄伟壮丽的天安门、现代化的建筑、美丽的清华园……所有的想象都来到他眼前。
2.乡村教育囧
引起对乡村教育的关注,是在新店镇深入生活时深切感受到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面临的诸多艰难。
2016年底,在新店中学召开的一次教育座谈会上,新店中学校长张家银和老师们对“教育扶贫”面临的困惑表达了深深地忧虑。
大家都说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欠账太多。2003年,张家银调到新店中学任教时,除了有几间教室外,学校里没有食堂,没有厕所。这几年通过教育扶贫,逐渐有所改善。学校的场地、设施仍有很大差距。学校19个班级,校园不足半个足球场大,保证不了体育课。自1991年,新店学校就开始征地扩建,与校园相邻的一块地规划了多年一直没征过来。因为遇到了一家“困难户”要价太高,五届镇党委政府班子都没有做通工作,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成为新店镇党委政府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2014年“8.03地震”后,新店镇党委政府决心利用恢复重建的机会,按照标准对新店中学进行扩建,下决心把这块地征过来,不能让孩子们再受委屈了,不能因为一家“困难户”影响了百年大计。
镇党委书记王红祥带着村干部,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上门做工作,苦口婆心地劝说,磨破了嘴皮子,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在镇干部的感召下,在扶贫政策的温暖下,终于融化了一颗被贫穷凝固的心。“困难户”同意搬迁,新店中学开始扩建了。
张家银校长说,现在我们贫困山区的教育发展什么都缺,属于整体的落后。不光缺场地,缺教学设备,更缺老师。按国家标准师生比例来算,需要108个老师,现在还差40多个老师。大班额上课是不得已,有的班90多个学生,甚至还有过一个班160名学生的情况。
有一次,从北京来了一位教育方面的专家,到巧家县调研。一位老师向他汇报这种情况,他说这是撒谎。陪同前来的昭通市教育局的同志解释说:“专家同志,这是事实,他没撒谎,的确有这个事情。”这位专家觉得不可思议。一个班160多名学生,怎么教学?
“事实确实如此。女教师不想在贫困山区安家落户,男教师讨老婆很困难,也不想来了;来了就想办法走出去。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育质量很难提高。优秀人才吸引不过来,教育怎么发展?人才怎么培养?”
巧家县教育局在昭通市面向全社会招聘教师。原来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是本科以上,但招不来,只好放低标准招专科。张家银说:“这肯定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嘛!”
老师们道出了教育的艰难,也感受到教育的成就与欣慰。
张家银任校长近10年间,调进了12个老师,也调走了10多个老师。尽管如此,新店中学还是培养了